四平路

招商网

四平路招商网  >  四平路招商动态  >  劳模风采|创新求变的好书记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、吉林省梨树县霍家店村党委书记王福山

劳模风采|创新求变的好书记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、吉林省梨树县霍家店村党委书记王福山

| 招商动态 |2017-07-04

本文选自《今天•人物》

吉林省梨树县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,却因一个霍家店村而远近闻名。 当你走进霍家店村,你的眼前一定会突然一亮:一片片一排排漂亮的楼盘和洋味十足的“双拼别墅”交相映衬,昭苏太河静静地从村中穿过,漫步在霍家店村的街道上,仿佛徜徉在一个大都市的某个街区:大型企业、大酒店、购物广场、农业生态园、巴厘岛海洋馆,现代都市应有的设施这里都有,到了晚上,这里灯火通明、霓虹闪烁,人头攒动,犹如一座不夜城。这里,种地只是农民的副业,一年也就在地里忙一个月,其余的时间都是在村工厂、商业步行街上班工作,或从事乡村旅游。他们早已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,同城里人一样住楼房、拿工资、享社保,过着比城市人更自在、更惬意的生活。

然而,这里18年前却是一个债台高筑,贫困落后的穷村。年龄稍大一点村民还记得:那时的霍家店村揭不开锅,上不起学是常有的事儿。提起这里的变化,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起他们的“当家人”,梨树经济开发区霍家店经济园区主任、梨树县霍家店村党委书记王福山。他大胆创新,锐意变革,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固有的观念,改变了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,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,改变了农民的身份和角色,使霍家店村完成了从村到镇的转变,到乡的升级。实现了从梨树县霍家店经济园区到吉林第一村,再到全国最具魅力悠闲乡村的“三级跳”。村民们说,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好带头人,村党委书记王福山带领他们闯出新天地。

决不走父亲的老路,咱农民要换个“活”法

1970年王福山出生在梨树县林海乡兴开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父亲王金生是种地的好把式,和中国大多农民一样,把希望寄托于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,相信只要种好地,就能过上好日子。然而,对土地的坚守和耕耘并没改变贫穷的厄运,家里仍是穷得叮当响,吃了上顿没下顿。王福山在家排行老五,被大家称为“王老五”。可这个“王老五”不是钻石“王老五”。在他童年的记忆中,不知道猪肉什么味,没见过新衣服什么样。父亲唯一的念想是让儿子不打光棍,可是尽管父亲拼命干活儿,两个哥哥还是说不上媳妇。实在过不下去了,本本分分的父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搬家!他郑重地对全家说:“咱去霍家店,那儿地好,好活!”这是王福山第一次听到“霍家店”的名字,搬家那天,寒风凛冽,8岁的王福山心里却烧着一团火,那是农民对摆脱贫困最朴素的憧憬和期待。

他们向往的新家霍家店,有个动人的故事。传说当年有一个姓霍的员外,车马劳顿地路过此地,被这片辽阔的黑土地所吸引,索性留下来,建了一处车马店,就像今天的汽车旅馆,这就是霍家店村的前身。几百年过去了,浓厚的商品意识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。

地域的变化,却并没有让王福山一家的日子好过起来,为改变贫困命运,两个哥哥瞒着父亲外出打工,母亲积劳成疾,父亲的腰也累弯了,再也直不起来。一天,王福山听到里屋传来轻轻的抽泣声,他趴在门缝往里瞅,看到了母亲在落泪,父亲一脸愁容地抽着旱烟。家里的粮食卖不到一个好价儿,凑不齐哥哥的结婚钱。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王福山,他在心里悄悄发誓:再也不走父亲的老路,他要赚钱,要赚很多很多的钱,给母亲找最好的医生,买最好的药,让父亲不那么操劳,能吃上可口的饭菜。

父亲没有料到的是霍家店这片土地却为儿子注入了商品意识的基因,王福山潜移默化地浸染了商人的机灵、智慧、胆识和魄力,还有对父辈传统观念的叛逆。王福山高中毕业了,父亲满心欢喜地教他农活儿,可没想到他锄把子一摔:“就是捡破烂,我也不务农!”憨厚的父亲急了:“种地就是咱农民的本分,农民不种地,还能干啥?”他和儿子大吵了一架,并撂下话:“你不种地,这辈子就等着喝西北风吧!”王福山一口气跑出家门,来到霍家店村部,当上了一名通讯员。也许此时王福山的头脑里还不清晰,但他心里有种莫名的冲动,一种农民求变、求富的希望和动力在推动着他前行。

通讯员通讯员,一天到晚跑颠颠。端茶送水传个话,分发报纸不识闲。王福山像父亲一样是个勤快人,每天骑着自行车,挨家挨户送报纸、送包裹,一个月忙下来挣了75元钱。当通讯员的五年里,王福山每天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,对每家每户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,他这才知道原来整个霍家店村的农民和自己家一样饱受贫困煎熬,他的家就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农民生活的缩影。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的艰辛,加深了对农民的理解,他学会了写作,用手中的笔记录农民的生活,反映农村变化,近百篇通讯见诸报端。也正是此时,他将自己和农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。他想为农民做点啥,很快,他入了党。

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(中)视察霍家店

20世纪80年代,改革的春风刮到了霍家店,王福山心里埋下的那颗商品意识的种子发芽了。婚后不久,妻子开了家食杂店,他下了班就去卖火腿肠。一年下来,小店挣了6000多,小两口第一次尝到了经商的甜头。王福山并不满足,他要做“更大的买卖,”创更大的财富。说干就干,他放开胆子在梨树县包下一个酒店,光承包费就8万。“新华酒店”轰轰烈烈地开张了,一年后,却悄无声息地关门了,一开一关,赔了12万。面对风言风语,王福山来了倔劲:“别人说你不行你必须行!”他干脆破釜沉舟,辞职下海。王福山对商机的敏锐嗅觉慢慢显现出来。他时刻关注着从村部带回的报纸,一个不起眼的广告、一条别人不在意的消息,都能让他大赚一把。倒鸡倒粮、贩菜运输,无所不做;化肥种子、农具机械,无所不包。一天,一条介绍仔猪育肥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他脑子一转,可不可以用育肥猪的方法育肥牛呢?牛可比猪值钱多了,说干就干,短暂的试养之后,四栋漂亮的牛舍建起来了。别人养牛喂草喂饮料,他给牛吃酒糟,还有他自己发明的牛饲料。酒糟不够用,干脆再建个烧酒厂。把酒卖到市场上,把酒糟倒到牛舍里,两头赚钱,形成了一个家庭产业链儿。下海经商的王福山,如鱼得水,不到两年,王福山就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,年收入50万元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成为了村里的第一富户。又经过五年的历练,他旗下已经拥有了数家企业,固定资产数千万,安排富余人员就业数千人,成为当地的第一利税大户。变则通。王福山从养牛大王变为企业管理者,更重要的是他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,他知道了农民应该怎样“活”法。

27岁临危受命,小村官带领农民走新路

1997年,霍家店发生了一件大事,村里的共产党员要“海选”村书记。当时,霍家店的经济在崩溃的边缘挣扎着。村支书因经济问题“进去了”,村办企业纷纷停产,村里的工人下岗失业,村干部五年没有领到工资。村委会堆满了灰尘,来的人除了讨薪的,就是上门要账的。失望的情绪蔓延着,农民们寄希望于通过选举,找到一个能带领霍家店走出困境的“能人”来,选出一个能带领他们致富的好书记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霍家店曾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日子。全村粮食单产从不足1万一跃增至近2万,各种种植大户、养殖大户崭露头角,尤其是第三产业迅猛发展,初步形成了生产、加工、流通的产业链,成为了整个梨树县发展乡镇企业较早的一个村。1984年,霍家店砖厂红砖产量就达到年产3000多万块,获利30万元。在砖厂的带动下,食品厂、棉织厂、农机队等企业相继成立,工厂里机器轰鸣,农民一边忙着浇灌庄稼,生产和送货,一边忙着盖房娶亲,整个霍家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……看到了希望的农民,致富的情绪无限膨胀,致使村里头脑发热做出了个错误的决策。1987年,霍家店农工商联合公司成立。经过简单的市场调查,他们就拍板贷款投资一千万元,创办了蔬菜保鲜厂。不料,银行贷款没及时到位,为蔬菜保鲜厂“早建设、早投产、早见效”,村里只得在其它村办企业“抽血”。蔬菜保鲜厂就像一个吞钱的怪兽,吞进了砖厂、食品厂等乡镇企业的资金,还吞进了农民手中仅有的血汗钱,霍家店也被拖入经济泥潭之中。农民心中那刚刚燃烧起来的致富希望之火被浇灭了。

村里的老党员们几番合计,来到了王福山家。在他们眼里,这个年轻人,既敢于创新,又有市场经济眼光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。最重要的,他是一名党员,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。他富起来以后,始终关心农村的发展,关心农民的疾苦。在他的带动和资助下,很多农民有了经营项目,许多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。他们相信,选王福山做书记,肯定错不了。

王福山把这事儿和家里人一说,遭到了强烈反对:“放着自己家的买卖不管,管这个烂摊子,又挣不了几个钱,弄不好,还会挨骂。还是别干了。”王福山心里却在翻江倒海,农民的贫困一幕幕地在眼前过电影:霍家店之所以穷,是因为他们沿袭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传统,沿袭着“哗啦啦,哗啦啦,一年四季种庄稼,娶个媳妇生个娃,傻小子还想啥”的单一思维模式。他决心铲除这一穷根,带领农民闯出一条祖祖辈辈都没走过的新路,彻底改变家乡面貌。三思过后,他对家人说:“千难万难,这担子我挑定了!”

7月的阳光,暖暖地照在霍家店村会议室里,全村57名党员,一致把票连同信任的目光投给了王福山,27岁的王福山成为了霍家店历史上最年轻的“当家人”。王福山接下的全部家当是一枚公章和870万元的债务。这笔巨额债务,如果摊给全村1123户家庭,每户就是7000多元,就是在霍家店最红火的时候,不吃不喝,也要20年才能还清。困难只能压垮懦夫,却能给开拓者无穷力量。困难并没有压垮王福山,他就像村头的压水井,压力越大,喷得越高。他从妻子手中要了120万元,交给村会计:“先把欠村干部的工资发了,剩下的还欠困难户的债务。再买一些办公用品,恢复村支部的工作。”全村干部大会上,王福山的话掷地有声:“用3年时间,还清所有欠村民的集资款。如果还不上,我王福山就自掏腰包,主动让贤!”

王福山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是依法治村。当时有些村民抢占公物、私搭乱建,损害集体利益,扰乱社会秩序。他依法收回了多年来被非法占用的房屋、土地,那些惹是生非、打架斗殴的小混混和村匪路霸消失了,村民们拍手称快。

农工商联合公司破产是王福山的一步“妙棋”。资不抵债的农工商联合公司是霍家店所有问题的病根,它就像一座大山,压得霍家店透不过气来。怎样才能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?王福山冥思苦想:如果能将公司破产,霍家店不就能起死回生了吗?可破产谈何容易,大债主坚决不同意。在王福山眼里“没有什么不可能”。那段时间,王福山一直奔波在去市、县经济主管部门、法院和债权人的路上,多方调查,反复论证,一遍遍地研究破产方案,探索债务解决方式,忙得饭顾不上吃,觉顾不上睡。一年之后,重重阻力竟被他冲破了,农工商联合公司在梨树县法院、四平市法院宣布破产。800多万元的债务得到了化解。无债一身轻,霍家店这条大船终于又可以起锚远航了。

对砖厂进行改制,转变经营方式,实行租赁承包是王福山开出的又一剂“良方”。砖厂是霍家店的支柱企业,也是霍家店曾经的辉煌与骄傲。王福山接手后,村里的砖厂一个被封,一个停产。王福山把砖厂与霍家店农工商联合公司的隶属关系进行了剥离,明确了责、权、利。强行侵占的依法收回,欠钱的当即还清。砖厂是块良性资产,有市场、有设备、有技术,但缺乏好的机制。王福山将砖厂租赁承包,公开竞标。招标那天,你举牌,他喊价,承包费比砖厂最好的时候还高出60多万元。一年后,砖厂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,偿还了农民陈欠的200多万血汗钱,还剩余100多万元。这年,农民的收入比往年增加了2倍多。

由村里担保,为农户提供贷款,王福山为农民致富提供了资金保障。王福山认为:只有大力扶持发展第三产业,调整霍家店的经济结构,才能改变农民的生产、生活方式,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。霍家店村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,有10个自然屯,16个村民小组,1123户,3876口人,耕地却只有762公顷。显然人多地少。王福山独出心裁,对农业结构做出了调整。他把全村10个自然屯副业生产打造成一屯一品,独具特色的经济模式。农民发展个体经济,资金是最大的难题,王福山积极地与各金融支农部门联系,由村里担保,为农户提供扶持贷款,解决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。很快,全村已有畜牧业养殖屯8个:有养牛专业屯、养鸡专业屯、养猪专业屯,还有极具浓郁特色的专业制糖葫芦屯、木工装潢屯、专业运输屯。1997年,农民得到了扶持贷款总额共计50多万。这项扶助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,有数百农户从中受益。

说到这儿有很多人都要问:王福山收回砖厂要钱,实行破产要钱,治理整顿要钱,为农户贷款得有抵押,这一笔一笔的钱从哪来?王福山的办法就是,他把自家经营多年的北方酒业、北方冷饮厂、北方不夜城、北方饮料厂先后交给村里经营,用于银行贷款。就这样霍家店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渐渐地恢复了元气。王福山不负众望,把农民带上了一条致富之路。

创新求变谋发展,王福山探索农民“共富”模式

穷则思变。王福山的身上闪烁着变革者的光芒。他一直思考着怎样铲除农民贫困的穷根,怎样让农民“共富”。他深刻地意识到小农经济的落后,要从根上脱贫,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。他背离了千百年来农民依赖土地的传统生产方式,提出了“发挥城郊优势,走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”的新思路,具体来说就是:“以工促农、以工兴村、以工富民。”将小农经济转变为“大兴工业、大办工业”,尝试走一条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,帮助农民转型,创建与农民共富的新模式。

变革一: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走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,由村办企业变为招商引资。

王福山一直琢磨霍家店的经济怎样才能提速。终于,他想出了一个办法,借助外力。也就是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,招商引资。他跑了趟黑龙江,谈回了“一个大买卖”。一个月后,在保鲜厂原有的土地上,一个固定资产千万元的现代化饲料厂——正邦饲料有限公司巍然屹立。这是王福山为霍家店引进的第一个工业项目。“保鲜厂不能整了,那块地不能就那么荒着。我们没有能力上项目,但我们可以去引进项目;我们没有技术,但我们可以引进技术;我们没有人才,但我们能引进人才。一句话,我们要借助外力,发展自己。”村干部们至今还记得王福山讲的这番话。随后,这样的大买卖越来越多:饲料添加剂厂、三利酒业有限公司、石油公司加油站等相继落户霍家店。兴办工业园区,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,增加村集体收入,书写了霍家店工业大村的新篇章。

走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,必须广纳能人。第一个进入王福山视线的是李雨田,吉林省正邦饲料公司的老总。王福山三顾茅庐,请他来霍家店考察,他的诚意打动了李雨田,1997年,正邦饲料投资1000万元,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座年产5万吨的饲料厂。如今,正邦饲料畅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。

第二个能人是赵国栋。此人在辽宁开原市家具业颇有名气,王福山请他来霍家店村考察,他先后来了3次,最后,赵国栋被霍家店“优越的环境、宽松的商业气氛”所吸引,投资一千万,在霍村建起了家具城,这个家具城集设计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,由于样式新颖、生意红火,目前仍是梨树县最大的家具商城。

能人来了,项目自然就来了。通过能人带动能人,形成了几百人的“能人团队”。宽松的创业环境、广阔的市场商机、齐全的硬件设施、优惠的政策扶持,王福山就像吸铁石,牢牢地吸住了一批又一批项目落地生根。截至目前,霍家店招商引资的大小项目已达近百个,由这些项目带来的资金有40多个亿,经过申请批准,霍家店村一举成为吉林省拥有4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霍家店经济园区。一个“以工兴村”的变革之路,让霍家店村走出了地少人多、土地贫瘠的困局。

变革二: 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,走城镇化发展道路,让农民变市民。

为“让农民过上好日子,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”,王福山把点子放在了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上。他不但要让农民腰包更鼓,还要为他们打造一个“环境优美,适宜人居”的新城。2004年,王福山决定建设一批二层住宅楼的“兴旺家园”,每平米600元,由开发商开发建设,农民自愿购买。这本来是件好事,可一些农民却说啥也不理解。“两铺炕、三间房、一堆柴火一道墙”,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写照,他们的利益就在那块土地上,转变农民固有观念,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比登天还难。浩浩荡荡的上访队伍和一批批进驻的调查小组,让开发商心里没了底,纷纷撤资离去。那些准备买楼的农民,也吓得纷纷要求退房。

“农民就不能像城里人那样住上整洁明亮、干净舒畅的楼房吗?十几公里外的红嘴子农民早就住上楼房了,为什么我就被告到省城?”王福山想不通。他算了一笔账:2010年,霍家店的人均收入已达到了8000多元。一些养殖大户、种植大户、运输专业户、企业管理者的收入都几十万元、甚至上百万元。即便是农民自己建房,按当时的行情,成本与买楼仅差一两万。王福山认准了这个理:“只要农民买得起,那就干,他告他的,我干我的。开发商撤了,咱自己干!”对于那些闲言碎语,王福山就当没听见。他怀揣着坚定信念:“我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得更好,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幸福的日子。”

眼瞅着楼要封顶了,一些原定买房的人又回来了。一些原本没有购房计划的人也动了心,纷纷找到村里要求购房。从此,王福山利用村里的建设预留地,开始了大面积房地产开发。2011年以来,霍家店村先后开发了梨北城乡综合服务体建设项目,总投资近20亿元,资金全部通过自筹和招商引资解决,规划用地100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。建设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期兴旺家园多层住宅、兴旺帝景、别墅、商网楼、地上车库和休闲广场、垂钓园、水上乐园等配套设施。仅兴旺家园等一系列楼盘,就有3万人入住。村民们过上了从小就梦想的“楼上楼下,电灯

招商热线:400-116-9096
投资指南

四平路街道位于上海杨浦区西北,驻锦西路69号。四平路街道是国家火炬计划“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”的核心区域,面积2.75平方公里,下设22个居委会,常住人口10万余人。辖区内各类机关、企事业单位1600多家,大中院校17所,是一个环... 更多

投资四平路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延吉新村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大桥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江浦路街道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杨浦区产业扶持政策

    四平路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四平路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四平路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四平路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四平路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16-9096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6-9096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